你所在的位置:新闻资讯

青山终未老 绿水正长流——评民族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

2022-01-07 18:52:00来源: 无0 条评论

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充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却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经历了恐惧自然、屈服自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再到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历史性转变。


image.png

由于对自然环境的过度透支,人类也为此付出过高昂而沉痛的代价。从2005年开始,“蓝天行动”“碧水行动”“五大环保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昆仑行动”“河长制”“林长制”“园长制”等等,重庆市陆续开展一系列生态环保重大措施,一系列生态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实施。经过十五年的连续攻坚,到重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的2020年,一份崭新的答卷摆到了全市人民面前。全年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占全年的91.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直辖市中排名第1,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39位,在长江经济带11个城市中排名第5。现在,天蓝了、水清了,公园多了、污染少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重庆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一座国人追捧的网红新一线。

image.png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庆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无疑就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成绩的背后是多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是全市生态环保工作者不断付出的辛勤与汗水,甚至是身体与生命的代价。在这样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作为肩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一崇高使命的文艺工作者,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实现,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新起点的重要时刻,将重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固化下来,用舞台文艺的形式呈现出来,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这就是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最突出的现实意义。说该剧是文艺工作者甚至是全社会向生态环保工作者们唱响的一曲赞歌毫不为过。从有关专家的评价中,说该剧是第一个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歌剧,这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从该作品的艺术性而言,还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image.png

一是唱词比较讲究: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的表演艺术,而歌是以词为基础的。“歌以咏志”,没有词则音无所依、情无所寄、意无所托,无词不成歌,无歌则无唱。词于歌的重要性、基础性是无毋庸置疑的。细品该剧唱词,几乎是做到首首押韵,并且用韵十分讲究,力求一曲一韵,将传统诗歌的内在要求与现代社会的自由表达有机结合,体现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整部歌剧分两幕,共约40支歌曲,主要押ang\an\ou\a等韵,而江(ang)山(an)两韵几乎贯穿全剧。这种以开口呼为主的用韵,使唱词本身比较清朗阳光,利于表达唱者饱满的情绪,从而使全剧形成生机与昂扬的总基调。当然,在具体的细节中,由于人物所处心境的变化与差别,作者在用韵上也有变化。比如在第一幕中的《命运》中,谢青渝、韩哲、韩玉盈三人的唱词的韵脚便不断在ao与iao之间摇摆,虽同属一个韵部,却构成开口呼与齐齿呼之间频繁转换这样的细微变化。这样的处理,充分表现了每个当事人在遭遇突发变故时复杂忐忑的心理状态。


image.png

二是作曲比较精细:整部歌剧约40支曲子,除序曲与中间几次间奏作为情节过度或承上启下的引曲外,均是歌曲,需与唱词紧密结合,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为了充分体现歌剧的艺术特色,剧中设置了男女高音、男女中音,还有男低音等不同的角色,同时根据剧情的需要又大量采用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表达形式,而同一角色不同场景所要表达的心境又大相庭径,这是都增加了作曲的难度。但从观众现场的感受而言,应该说作曲者都充分把握住了角色的特点,在每个角色风格保持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力求做到音依词行,曲随意走,每一曲都有各自的不同表达。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时而稳重朴实、时而青春时尚;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响亮,时而涩晦。每一支歌曲旋律都契合咏唱者的此时心境,与歌词和场景结合得自然和谐。而为了突出民族歌剧的民族性,在剧中大量引用或化用川江号子、苗家民歌、土家山歌的音乐元素,彰显了地域特色。


image.png

三是表演比较投入:作为演艺类文艺作品,作品是否成功,关键看舞台效果。从相关资料可知,此剧的全部音乐在10月上旬才完稿,却在10月中旬就搬上舞台公开首演,可见是边创作歌曲、边配置器乐、边组织排练,做到二度、三度、四度创作的无缝连接。即便是在如此紧张的推进过程中,应该说不论是乐池中的乐手还是舞台上的演员,都能忠实表现作品的内在魅力,可以说几位主要演员深厚的演唱功底完全消弥了个别地方唱词的生硬,特别是两位年轻的男女高音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现场观众也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据相关媒体报道,该剧已经策划3年之久,剧本反复打磨修改达十余稿,在近半年的排练过程中,恰逢山城火热的夏季,但三百多位演职人员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按期公演。现在看来,他们的目标已经实现。

当然,在听到掌声获得赞美的同时,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作品的不足之处,不论是唱词、还是情节,不论角色定位还是舞台表演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同的观众和评论家都有所反应和表达,但本人认为这个剧最值得认真思考是的故事本身的设置。从目前的剧本来看,仍然是一场官二代与富二代、高富帅与白潮美的对手戏,这种角色设置至少存在两方面风险:一是主人公因身份与地位所限,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与绝大多数普通观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二是难以更多地展示普通职工、甚至广大市民对于生态环保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使广大观众处于“看别人”而未能“看自己”,使观众与作品产生观赏隔阂。文艺作品是感性类的精神食粮,创作主旨与思想表达必定依附于故事情节和视觉冲击而潜移默化地流向观众,在作品呈现与观众心灵的互动中完成传导过程。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文艺作品、尤其是演艺类作品,如果没有一个能充分吸引观众情感投入的故事为载体,即使后期各个创作层面的倾情投入,也容易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全国第一部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民族歌剧最终能呈献在山城舞台,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创作反映如此恢宏主题的作品,其创作的艰难程度众所周知,创作团队所付出的努力是外人所难以想象,在他们以作品的形式向生态环保工作者致敬的同时,作为观众,也应向我们的创作团队致敬!

作者:卫洪,中国评协理事,重庆市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图片由市歌剧院提供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相关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