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政务信息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658号提案的复函

2024-12-06 11:27:04来源: 重庆市文联办公室0 条评论

焦兴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中国现当代美术中心第三极的建议》(第 0658号提案)收悉,经与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旅游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推动重庆美术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行成良好艺术生态,推动新时代重庆美术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关键点。近年来,我单位及有关部门围绕文化强市目标,大力开展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传播,积极践行新时代文艺使命,举办各级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为繁荣重庆文艺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推城乡发展和设计之都建设,打造现当代美术亮丽名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于培育和打造重庆文化艺术品牌,推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的意见,部署打造“渝字号”原创文艺精品力作,实施美术“添彩”计划,我单位以“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为主题开展年度主题文艺创作项目扶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聚焦优秀传统文化,着眼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组织创作一大批优秀美术作品,推动打造全国现当代美术中心,高标准推进重大主题文艺创作。积极联动各部门打造“重庆都市艺术节”“长江文化艺术周”“国际光影艺术节”“开放的六月”等品牌节会和大型活动;积极引进“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雕塑展区”“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2022同源·同向——长江流域十三省市自治区美术作品展”“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展区”“‘红岩清风’廉洁文化美术作品展览”等多项等重大学术展览,不断推出“巴蜀文旅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具有重庆特色的主题美术作品展览。

二、关于以艺术赋能城乡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重庆市两江四岸整体提升规划,相关单位共同深入推进打造重庆美术公园、九龙美术半岛建设。依托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专业及现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和优势,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艺术指导。我单位联动相关单位共同主办“首届重庆市设计艺术大展”,集中向大众展示了社会各界为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作出的实践与探索的新成果,充分反映了美术和设计工作者对城乡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并成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智库”,持续开展城乡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促进城乡文化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融合,塑造重庆辨识度的文化标识。

三、关于以美为媒,加强精品美术作品浸润

近年来,我单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示范带动,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态化组织全市美术家开展“到人民中去”等系列主题写生采风活动,开展如“第七届重庆市水彩·粉画作品展览”等市级展览到区县巡展,开展“全市中青年文艺骨干培训班”“农民画培训班”等,有力推动艺术浸润,带动基层,尤其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同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社区规划艺术节,以社区为展场,通过“艺术融入社区场景”“展览与营造相结合”“社区规划师策展+社区居民共创”等方式,让艺术走进社区、走进生产生活空间、提升市民身边的空间品质,实现全民艺术普及、艺术全民共享。

四、关于壮大美术市场,营造宽松产业环境氛围

近年来,市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重庆艺术大市场建设,将其作为市级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纳入《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市属文化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并充分利用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庆艺术大市场建设,2019—2022年安排资金共计500万元,在金山意库、九龙意库等文创园区定期举办文创市集,繁荣了艺术市场。深化与政府合作,盘活旧厂房,依托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专业优势,着力打造九龙美术半岛,现已拥有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当代美术馆、重庆半岛美术艺术中心、102艺术基地、501艺术基地、九龙意库、京渝文创园、五洲世纪中心、十方艺术空间、九龙滩广场、杨家坪商圈等多种艺术空间,吸引广大“黄漂”艺术家、画廊、艺术机构凝聚于此,组织引领全市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积极融入九龙半岛文化建设,活跃九龙美术半岛艺术生态氛围。

下一步,市文联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艺术殿堂”为目标,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带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规划,规范管理,助力重庆打造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中心,使重庆文化艺术产业建设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是持续加大投入,创造美术发展新机遇。积极参与国家“新时代美术创作扶持工程”,持续加大对国家艺术基金的动员组织、申报指导和扶持力度,鼓励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美术高校、艺术机构积极参与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推进重庆市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在举办节会、项目申报、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加大对美术发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引入国内外重要展览项目,以即将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25年与四川省共同举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进一步组织艺术家进行美术创作,推进全球“设计之都”这张“金字招牌”建设;同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委等单位开展专题研究培育“重庆都市艺术节”“重庆国际光影艺术节”“长江文化艺术周”“开放的六月”等文化艺术品牌,开展全市性或区域性主题艺术活动,搭建展览场地空间,设立专项资金,推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系列美术展览,利用大型节会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快速提升展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重庆美术理论研究,计划成立“重庆现当代美术史研究中心”,启动重庆美术史系统梳理工作,建设高水平美术研究平台。

二是完善文艺体制机制,持续提高城乡文化品质。协同相关单位联合举办采风写生、志愿服务、美术展览等活动,邀请部分全国名家重点描绘表现新时代的重庆地标和人文景观,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为人民画像;组织专家深入基层美术馆(画院)开展调研指导,并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针对性开展美育活动,加强人才培养,开展美术人才创作培训,加强与川渝及其他省市美术合作交流,推动形成艺术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以公益惠民为根本点,组织市级优秀展览到区县进行巡展,搭建数字美术展览展示平台,拓宽美育浸润范围。

三是培育壮大美术,打造文艺示范先行区。结合重庆半岛美术艺术中心和市美协的专业组织协调能力、高水准的工作团队以及美术资源,大力发展美术相关产业,深化扶持美术艺术精品创作和美术人才培养机制。以“美术创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文艺两新”的优势和作用,凝聚“文艺两新”力量,串联重庆当代美术馆、重庆半岛美术艺术中心、九龙半岛美术馆、博物馆群等重大公共设施和102、501艺术基地、京渝国际文创园等文创艺术园区,聚力建设“文艺两新”美术家们的精神家园和价值圣地,打造文艺文创示范先行区。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4年5月8日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相关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