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新闻资讯

全国文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西南地区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5-05-16 21:53:23来源: “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0 条评论

图片

5月14日至15日,全国文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西南地区工作推进会在贵州遵义召开。图为会议现场

数智文联启新篇,网络文艺荡春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国文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委会工作部署,推动深入实施全国文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工作规划(2024-2026),推动全国文联系统网络和新媒体联动传播体系建立,5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文联网信办主办,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贵州省文联承办,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贵州省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遵义市文联协办的全国文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西南地区工作推进会在贵州遵义召开。



本次会议是继去年11月在广东东莞召开华南地区片区会后,再次召开的以地级市文联为参会主体的文联网信工作片区会来自中国文联网传中心和西南地区的5个省、区、直辖市文联,1个副省级城市文联,51家地市、区县文联代表汇聚一堂,共议“全国文联一张网”向基层覆盖建设路径,共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基层文联工作发展新图景。结合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参会人员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小组,循迹溯源,聚焦对标,深学细悟,感受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艺文联工作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的科学指导和方法指引。



图片

会议现场

中国文联网信办副主任中国文联网传中心主任郝向宏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锡广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王忠臣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文玲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李雪艳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鸣凤以及中国文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西南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市、部分区县文联信息化建设相关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70余人参加会议。

郝向宏在会上介绍中国文联网信建设相关情况和规划部署他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大幅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他强调要准确把握文联网信工作的现状,深入理解第三个全国文联网信建设“三年规划”的部署,合力推动“全国文联一张网”更加完备,共同奋力推进文联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文联系统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推进“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贡献网信力量。

徐锡广致辞中表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动文艺文联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是全国文艺界积极融入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以科技赋能新时代文联工作的必然选择。这次全国性的文联工作会议在贵州召开,是中国文联对贵州的信任和重视,西南地区各兄弟省(区、市)文联到贵州传经送宝,给贵州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曹鸣凤致辞中表示,遵义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红色基因,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文艺资源。本次会议在遵义召开,是对遵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厚爱,更是对遵义在数字化时代推动文艺创新发展的有力指导和支持。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各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大力推进网络文艺发展,不断提升遵义文艺事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文联网传中心相关负责人分别就中国文联网信工作建设服务情况媒体宣传情况作专题报告。

图片

会议现场

会上,与会人员进一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最新论述,在全国文联网信建设规划顺利实施、“全国文联一张网”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网上文艺之家”建设全面深化的基础上,结合文联实际,深入实施全国文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工作规划(2024-2026)进行交流分享交流了各地文联各具特色的“互联网+文艺”经验做法,思考谋划了文联工作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助力新时代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真知灼见。

图片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小组代表发言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成果丰硕、意义深远:一是高举思想旗帜,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持续筑牢文艺事业的思想根基;二是锚定发展路径,要明确文艺网信工作的任务,抓住信息化浪潮的时代机遇,系统规划文艺文联工作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与智能化提升的实施路径,推动行业发展迈向新台阶;三是凝聚协同合力,要巩固发展全国文联一盘棋的生动局面,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共绘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奋力攀登新时代文艺新高峰。

图片

与会代表交流发言

近年来,各地文联以“互联网+文联”为突破口,推动工作理念与格局的系统性变革。文艺网络传播矩阵持续扩容,文艺作品影响力显著提升平台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断完善“网上文艺之家”建设多点开花……各地文联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以多元路径探索数字化转型,共同构建起“全国文联一张网”的坚实基础,推动文艺文联工作在数字时代焕发全新活力——

图片

与会代表交流发言

深挖文化资源,赋能特色文艺创作。四川省文联在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了首个羌族服饰小型专题库,分“非遗-民俗”“非遗-民间美术”“书籍与报刊图书”三类对物理素材的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提取,成为首批在四川省文化交易平台入驻的文化产品昆明市文联在全省率先成立网络文学协会,打造云南省首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规模网络文学赛事“滇云网络文学大赛”,涌现出《我花开后百花杀》《猎海日志》等优秀作品,入选首批全国网络社会组织品牌自贡市文联重点扶持的首部以“盐帮菜”为题材的长篇网络文学作品《味神》在七猫中文网首发,一周内在全网热度飙升,评分高达9.2分遂宁市文联探索“网络视听+”融合发展,完成网络综艺节目《小镇的假期》、网络剧《三生有幸遇见你》等近20部影视剧、综艺节目的拍摄;眉山市文联组建由多艺术门类人才构成的网络文艺外宣团队,其作品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在全网热播,川剧《梦回东坡》纪录片《千古风范苏东坡》获四川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广元市文联以#大美广元##花点时间游广元##大美剑阁我来拍#等网络互动话题,形成传播矩阵,“女皇故里彩灯会”48小时慢直播吸引超600万观众,带动文创产品销售破150万元;毕节市文联画家吴长敏利用AI技术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毕节老城,推出《守望乡愁——毕节老城记忆绘画作品集》。

完善培养机制,激发人才创作活力贵州省文联通过名师带徒、孵化驱动,涌现出Fresh果果、青鸾峰上、段存东等黔籍网络文艺骨干,《花千骨》《回到明朝当王爷》等网络文艺精品重庆市文联制定《文艺人才数据库信息采集参考标准》,针对会员、理事、主席团成员三类群体,设置不同的信息采集标准,持续开展数据库更新工作迪庆州文联选送学员通过参加“乡村振兴网络文艺人才骨干培训班”,提升创作水平,其创作的微短剧作品在同年相继获得了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年度优秀奖、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国际微短剧大赛一等奖;成都市文联推动成立成都市网络作家协会,将网络文学打造成成都新的重要文化名片;涪陵区文联建设网络文学孵化项目,与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共建涪陵区大木镇网络作家创作基地,累计培育市级、区级网络作家近百人,作品网络订阅量累计超5000万次六盘水市文联充分团结和吸纳新兴网络文艺群体、青年创作力量,由六盘水市海嘎小学的音乐老师顾亚和学生们组建的“海嘎少年”摇滚乐队拍摄的音乐短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乐队登上2023年央视网络春晚;德阳市文联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数字媒体艺术、网络文学创作等专业课程,设立“名师工作室”,引进陈道斌、李乔松、陈万、向琛子等文艺名家入驻,在线对文艺人才进行交流培训。

图片

与会代表交流发言

融合数字技术,构建立体传播矩阵。拉萨市文联采用“云端+实地”双线模式推出“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拉萨的歌》推介会活动,组织“文艺两新”群体开展全网矩阵式演唱推广,网络总关注度突破1100万人次;红河州文联作为云南省首个地州在云南文学艺术馆举办“书香艺美”第二届文艺汇——风从红河来作品展,线上展览点击率突破100万德宏州文联将《勇罕》《文蚌》创刊以来160余期制作成数字期刊不仅在国内网络平台得以展示,还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到了缅甸、泰国等国家地区巴中文联举办“巴中非遗云展播”“云上红叶文艺志愿服务队”等品牌等活动20余场,累计观看人数超60万人次黔东南州文联以“村BA”“村超”为突破口,探索“文艺+数字”融合路径,两项赛事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1000亿次甘孜州文联探索文学期刊数字赋能全面完成《贡嘎山》(汉、藏文版)电子化档案整理,通过“圣洁甘孜”APP等媒介推出数字阅读铜仁市文联打造推出“德江音乐时光”网络直播系列活动,累计网络曝光量达1000万人次,线上线下观众总人次400余万4月12日首次登顶贵州地区冠军榜,跻身全国直播百强榜第十名;临沧市文联推动《临沧文艺》登陆《中国作家网》内刊联盟,在中国作家网发布上线小说《何惜合兮》,十余部网络文学作品与网络平台签约。

图片

与会代表交流发言

强化多级联动,拓展文艺交流阵地西藏自治区文联日喀则定日县发生地震,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上向全区文艺工作者发出《关于开展抗震救灾文艺创作的倡议书》,共收到来自区内外各门类文艺家发来的文学、曲艺、书法、美术、音乐等各门类作品110余件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贡献了文艺力量;遵义市文联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深度合作,开设“遵义文艺”频道,涵盖文学、书法、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为艺术家提供了多渠道数字展示平台;大理州文联下属《大理文化》期刊与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教育阅读网、博看网、华艺线上图书馆、中国知网等网络合作推出电子期刊,扩大了期刊影响;林芝市文联积极与对口支援广东省文联衔接,推进7县(市、区)文联与广东省对口支援市文联签订《关于加强文艺交流合作的框架协议》,加强“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机制;广安市文联与广安市融媒体《广安日报川东周末》编辑部紧密合作,开设“发挥‘两新’力量  推动文艺发展”专栏,搭建高效、立体的宣传阵地;城口县文联建立“网格化+文艺”管理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文艺服务网格,配备数字化指导员,打通山区文艺服务“最后一公里”。

图片
与会代表交流发言

扎根乡村沃土,凝聚基层文化力量曲靖市文联从2022年至2024年组织开展了7期“魅力曲靖”合唱音乐季,活动直播线上观众平均在2万人以上县乡村的文艺会员和市级文艺家协会的联结更密切石柱县文联打造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啰儿调传播新思想”宣传宣讲,巧用土家“啰儿调”,创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宣讲,建立集中传唱示范点33个、院坝传唱点206个,组建县、乡、村三级传唱队伍200余支,创编传唱歌曲200余首,每年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农村院坝开展传唱活动1000余场次黔西南州文联组织“乡愁印迹——黔西南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题宣教活动,组织编写全州重点村的村史村志98篇在网络平台展示,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文艺资源。

图片

与会代表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赴遵义会议会址接受红色教育,走进遵义市5G+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学习5G及大数据赋能产业发展优秀案例。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相关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