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新闻资讯

三场别开生面的培训会——记重庆市文联的三场“巴人讲习”

2025-07-30 20:06:52来源: 中国艺术报客户端0 条评论


三场别开生面的培训会

——记重庆市文联的三场“巴人讲习”


图片



图片

由民主村艺术团演出的民主村村晚


图片

古来风艺术团在村民院坝演出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创作什么”“我们注重通过‘小切口’讲好‘大道理’,抓住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文明、民生实事等群众关注的热点进行创作。”站在台上讲述的年轻姑娘名叫冉晓雪,是重庆璧山区璧泉艺术团副团长,她从短剧《一把藤藤菜》说起。该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身边由一把藤藤菜引发的真实故事,通过情节的推进,让一把藤藤菜从引发邻里矛盾冲突的争执焦点逐步转化为市民和谐相处的友好信物。《一把藤藤菜》虽然是一部短剧,但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却一丝不苟,多次邀请专家指导,对作品修改了10余稿,最后该作品在璧山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文艺汇演中获得一致好评。

这是7月11日在重庆璧山区召开的“巴人讲习”全市基层民间文艺演艺团队负责人代表培训会上生动的一幕。这次培训会与接下来的“巴人讲习”全市基层民间短视频拍摄团队负责人代表培训会、全市基层文艺网络“大V”代表培训会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反映出重庆市文联在推进基层理论文艺微宣讲方面取得的成效。

为群众量身订制文化演出

尽管璧泉艺术团成立仅有5年时间,却创作出《暖心文化在璧泉》《文明之光》《悔》《情暖小区》等70余个深受市民群众喜爱的节目,开展文艺演出360余场。“将群众需求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量身制作文艺演出、开展理论微宣讲等文化‘菜单’,让更多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不仅送文化到群众身边,更注重在群众中种文化、育文化,实现文化的自我生长。”冉晓雪的话让与会代表产生了强烈共鸣。

“我们团拥有400余名成员,每年组织开展社区文艺活动50余场,提供正能量是节目的首要标准,编演的《难忘今宵》在星光大道《出彩中国》栏目中获得金奖。今年春节,50多名成员参演的‘民主村村晚’登上了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艺术总团团长助理冯思思自豪地分享着他们的艺术成果。虽然年近八旬,但却精神矍铄,当她回忆起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民主村社区看望社区居民时的情景,更是激动不已,她说:“习近平总书记日理万机,却抽出时间来到我们民主村的社区食堂,关心我们的食堂饭菜,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深受感动。文化生活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排演更好、更多的文艺节目,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贡献力量。”

涪陵区古来风艺术团团长王元彬介绍,近十年来,古来风艺术团共演出2200多场,演出各类文艺节目600多个,观众人数达40000余人次,足迹遍及重庆、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的数百个乡镇街道。艺术团长期坚守基层,参与公益演出,深受山村老百姓喜爱,被誉为乌兰牧骑式的文艺轻骑兵,曾被评为涪陵区五星级民间文艺团队。

“选题要接地气,创作要有匠心,表演要抒真情。”“我们用方言小品的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带进社区,场场观众爆满!”“我们文艺工作者既要当好‘多面手’,更要当好‘宣传员’。”随着话题的展开,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民间文艺团队作用、提升作品质量、拓宽传播渠道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将培训会变成了一场热烈的现场交流会……

用短视频打造重庆品牌

数天后的7月15日,“巴人讲习”全市基层民间短视频拍摄团队负责人代表培训会又一次在大渡口区举办,再次上演了一场高能的头脑风暴。“我们坚持‘民间视角、精炼叙事、温暖表达’的定位,聚焦美食、文旅、民生等贴近生活的‘小切口’,将区域经济发展成就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小片段。”大渡口区美食推荐官、短视频账号“小渡晓渡”博主刘映呈说:“‘小渡晓渡’的成长,得益于这个时代对基层创作的包容,更离不开当地开放、创新的土壤。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本土、连接四方,以‘真善美+家国情怀’为产品核心,以更多正能量的视频,让每一个‘小片段’成为重庆多元图景中的亮色。”

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内容创作和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综合型数字文化科技公司。该公司坚持以内容创作和科技创新为驱动,成立10年来,已经成长为全国头部MCN机构、行业领先的微短剧创作机构。除重庆的总部外,在广州、杭州、成都、北京设有分部,拥有在册员工2000多人,签约自孵化艺人200多人,全网粉丝数8亿多人,旗下账号月均播放量约110亿。来自重庆麦芽传媒的池会说:“公司坚持内容为王和主流价值导向,创作高品质、高价值、正能量的内容,构建全链条内容创作产业链,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渝派’网络影视剧精品,塑造独特的文化标识。”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人都可以是视频创作者,但想要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还是离不开一些正确的创作方式和理念。我认为就是接地气、有能量,用小角度讲大道理,用小故事来打动受众。”渝东北巫溪县“爆笑巫溪”视频号创始人王运林分享了团队近10年的创作历程,他们扎根故土,把山区农民作为作品主角,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他们的勤劳朴素,深受乡村网民的喜爱。王运林说:“在创作话题上,我始终认为依靠奇谈怪论、低俗作秀来提高自媒体的人气指数是不靠谱的办法,依靠正能量话题加上接地气的创意内容来积攒人气,才是王道。”

来自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的邓纪会是一位辞去城市工作、返乡创业的女青年。技不压身的她身兼多职——国家插花花艺一级技师、国家插花花艺高级考评员、盆景制作裁判、重庆市静观插花蜡梅插花艺术传承人……她充分利用静观镇“中国蜡梅之乡”这块金字招牌,运营抖音账号“蜡梅仙子”来推广蜡梅种植技术、推销蜡梅产品、推荐地方文旅以招徕天下客商,通过这一平台和渠道,将当地300多户花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此带动周边村民广泛种植蜡梅及其他优质花卉果木,以实际行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邓纪会也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模、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国特色劳务品牌“北碚花工”形象代言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巴渝巾帼新农人、重庆市乡村工匠名师、重庆好人、重庆乡村文化旅游推荐官等荣誉称号。“以‘素心蜡梅产业发展规划、文商旅融合发展、产业人才培育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发展主要着力点,助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在素心村的切实落地。”邓纪会说出了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构思和心愿。

“鼓韵东方”“山城大表哥”“川哥/程队长”“重庆扯馆”等来自不同区县的近20位短视频博主踊跃发言,他们精彩的分享和交流总能引起代表们的共鸣,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现场氛围远远超出组织者的预期。

7月18日,“巴人讲习”全市基层文艺网络“大V”代表培训会又在沙坪坝区举行,来自重庆市各区县的40多位新媒体大咖的头脑风暴再次碰撞。

“近年来,我以‘三农’短视频内容创作为主线,宣传推介垫江、展示乡村新风貌,创办‘小山村女支书’直播工作室,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创新创作而言,也遇到需要突破的瓶颈,比如如何快速突破创新灵感的枯竭?如何应对个别网民的恶意评论?希望在座‘大V’多多助力支招。”游莉来自垫江县,是该县包家镇小山村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一直致力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家乡、推动发展,面对短视频粉丝数量在6万左右摇摆不前,她有些着急,现场求招。她说:“作为一名村支书、一名基层新媒体人我将持续创新创作,加强学习,提升素养,打通理论宣讲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听了一些建议后,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自沙坪坝的旅游时尚博主唐吉是世界旅游小姐中国总决赛特别大奖获得者,开设了多个新媒体平台,作品画面精美、表演细腻成为观众的普遍印象,仅两个抖音账号累计粉丝数量就达700多万。曾经双耳失聪的她用醇美的声音讲述自己艰难却又自信的创业历程,用专业术语向大家分享账号增流促粉的有效路径。她希望今后能够结合所学,与大家共同努力,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新媒体文化创作贡献力量。“非常开心参加此次培训会,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她说。

“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唐吉最后的这句话,不仅是这次会议代表们的相同感受,更是三次会议参会人员的共同心声。

“巴人讲习”凝聚“文艺两新”

“‘巴人讲习’基层理论文艺微宣讲是重庆市文联推出的一项改革项目,旨在用短小精悍的文艺作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以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的方式进行传播,用文艺轻骑的形式传递理论快餐,以实现基层理论微宣讲迭代升级、提质增效。”重庆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卫洪介绍说:“通过强化对‘文艺两新’的团结引领,建立以民间演艺团队、社会短视频拍摄团队和文艺界网络‘大V’、知名博主、短视频达人为主体的工作力量,将‘巴人讲习’基层理论文艺微宣讲变成文联机构组织、专业协会指导、‘文艺两新’实施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文艺方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有效提升理论宣讲的趣味性、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面,切实提高基层理论宣讲的持续性、实效性。”为此,重庆市文联短期内组织3场培训会,通过交流、沟通、培训,让与会代表知道“文艺两新”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是文联组织联络团结服务的新对象,是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让分散在社会中的“文艺两新”回家、归队。“让大家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形成责任意识和工作认知,充分激发参会代表参与‘巴人讲习’的思想认识和内生动力,凝聚工作力量,形成核心工作团队,这是我们召开培训会的初衷。”卫洪说。

为推动“巴人讲习”基层理论文艺微宣讲工作深入开展,重庆市文联还将开展一系列举措助力赋能。通过征集、收集等方式建立“巴人讲习”文艺微宣讲作品库,提供给各工作团队无偿用于二度创作,化解创作瓶颈。同时重庆市各级文联组织充分发挥两个优势,加强对相关团队的艺术指导,解决专业困境,提升作品质量。改版重庆文联官网,开辟“巴人讲习”文艺微宣讲作品展播台,联动重庆文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进行展示展播,组织网络“大V”开展点赞、评论和转发,提升作品影响力。评选“巴人讲习”文艺微宣讲好案例,开展“巴人讲习”基层理论文艺微宣讲作品推优活动,对优秀表演作品、优秀短视频、优秀创作团队等予以适当创作奖励扶持,同时推荐参加有关评选活动。

“通过3场培训会,大家的高频词都是‘正能量’‘责任心’‘讲担当’,这使我们很受鼓舞,对工作的深入推进充满信心。”卫洪说。



来源:中国艺术报客户端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相关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