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2025年第一期巴渝文艺大讲坛(总第四期)在重庆市文联艺术剧场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祝希娟,著名编剧、作家王朝柱,著名魔术表演艺术家、杂技魔术理论家傅腾龙,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4位“80后”老艺术家担任主讲嘉宾。中国文联、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相关领导,全市文艺爱好者近400余人参加。
4位艺术家结合自身艺术生涯,倾情分享艺术感悟。
祝希娟(87岁),新中国第一批电影演员、电影《红色娘子军》主演,以“艺术人生与时代使命”为主题展开讲述。她深情回顾了拍摄《红色娘子军》的历程:“为演好英雄角色,剧组赴海南接受革命教育,历时一个月深入生活。演员的职责是神圣的,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永葆艺术初心。”她强调,文艺工作者应始终牢记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以作品讴歌人民、服务社会。
王朝柱(84岁),著名编剧、作家,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讲述了他深耕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本创作的心得,以《长征》《解放》等作品为例,剖析了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展现历史真实与英雄气概。“我要用我的笔歌颂党和人民。”他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观,“我的创作观就两点,一是尊重历史,二是礼赞英雄。这是我身在这个时代,身为一个剧作家、一名作家的使命与责任。”
傅腾龙(82岁),著名魔术表演艺术家、重庆长寿籍艺术家,以“魔术艺术的坚守与创新”为题分享心得。他结合自身数十载魔术实践,阐述了传统魔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路径,鼓励年轻文艺工作者勇于突破、守正创新。“艺术之路充满挑战,唯有坚持与感恩方能前行。”他动情表示,“耄耋之年重返家乡,愿以毕生所学继续为祖国文艺事业添砖加瓦。”
刘兰芳(81岁),国家级非遗评书代表性传承人,以“评书艺术的传承与使命”为主题压轴登场。她提到:“评书承载千年文化底蕴,重庆评书名家辈出,传承责任重大。”她呼吁:“艺术是艺人的生命,必须扎根人民、扎根时代,用作品回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老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坚守,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本期巴渝文艺大讲坛,让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文艺创作需以人民为中心,既要传承传统精髓,又要融入时代精神。唯有坚守艺术品格、勇于创新,方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大家纷纷表示,老一辈的言传身教更加坚定了他们扎根传统、服务人民的信念。
(重庆市文联组织人事部、市文艺家活动中心供稿)